首 页 | 果桑基地 | 果桑信息 | 市场信息 | 产品展示 | 桑椹文化 | 名优品种 | 果桑论坛 | 在线订单 | 联系我们 | 给我留言
欢迎大家光临果桑网,请记住本站网址:www.guosang.com
用户登录
用户:
密码:
 
留言板管理
产品信息
 
联系我们
  地址:陕西省安康市
  邮编:725000
  电话:0915-3281119
  传真:0915-3115515
  手机:13992502869
  邮箱:xubo@guosang.com
  网站:www.guosang.com
 

桑椹情思



   离家百里,乡情横生。那日于菜场买菜,见一男孩提着一篮桑椹在叫卖,那竹篮中紫红紫红的果实,顿然撩起我遥远的情思。那是一种酸酸的情思,涩涩的情思,酸酸涩涩中浮动着飘飘忽忽的往事。

  我曾写下这样两句诗:"相距愈遥远/相思的梦愈多"(《乡情》)。乡情绵长如丝,系得住离家万里的游子之心。故乡的一草一木,一针一线都是点燃乡情的导火物,譬如桑椹,更是如此。

  能够标志故乡且烙印甚深的树种,非桑莫属了。人们常以桑榆来比喻晚年,于是中华文化词典中出现了"桑榆暮景"这个成语,以及"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"的诗句。至于用"桑梓"来代指故乡,在古代就成为约定俗成的事。《诗经·小弁》说:"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"意即: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栽种的,对这两种树要敬意倍加。

  桑椹是桑树的果实,为聚花果,家乡人俗称"桑果子"。我小时候一直这么称,直到上中学时读鲁迅的散文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,才记住了"桑椹"这个学名。

  家乡少桑林,因为从我记事时起,村上人就没有大规模养蚕的习惯。只有在春夏之交,才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村姑手执长长的钩竿满村去采桑叶喂蚕,那是她们的乐趣所然。此时,我们这班野小子就有显身手的良机了。我们爬上那高高的大桑树树杈,听知了在邻树的枝叶间高歌,一边将大把大把绿色的桑叶凌空抛下,一边将那一粒粒甜甜的桑椹塞进口中。家乡的桑树大都栽在房前屋后,树下虽有采桑姑美丽的倩影,但绝寻找不到"采桑南陌头"的诗情画意。那时的村姑腼腼腆腆,不象今天的村姑这般开放,手采着桑叶,口中还缠缠绵绵地唱着:"你是风啊,我是沙……"

 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,我与同伴保华到村后去摘桑椹解馋。我抱着一株皱裂巴巴的老桑树干,猿猴似地往上爬。只听保华在树上喊:"看,那边有好多桑果子。"我左手抱着粗大的树干,右手采摘身边撩眼的桑堪,在同伴的呼喊中不知所措,不小心左手一滑便从树上摔了下来。保华忙去喊人,喊来了一位姓蒋的老表哥,他硬是把我背回了家。经医生检查,说没摔折骨头。第二天,我又高高兴兴地爬到树杈上采摘桑椹了。30余年过去,那位背我回家的老表哥已经作古,但那天采桑椹的故事仍然历历在目。

  除了童趣与天真之外,我与桑椹在感情上另外一个维系点当是贫穷。70年代初,我就读于高中。那时公社刚刚兴办高中,从教育角度上说,便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。我们上学都是早出晚归,中午在校吃一顿饭。不知当时家境为什么那般贫寒,在校订中饭的主食是玉米面粥煮山芋干,每人一碗,至于鲜美菜肴,我们是吃不上的,只有拿工资的教师们才能食上一点廉价的菜蔬。可巧的是,距校半里处有一所桑树林,每当桑椹成熟的季节,我和几位要好学友就不再订饭了,中午放学后,我们带上母亲做好的玉米面饼,一头钻进桑林中开始了一天中的唯一一顿"美餐"。冷而硬的玉米面饼是那样地难以下咽,好在有桑椹当菜,一口饼,几粒桑椹,酸酸甜甜的桑椹乳汁般地滋润着我饥渴的生命。那种饥渴感,那种滋润情使我终身难以忘怀。

  我走近小男孩子的身旁,不加思索地买了满满一塑袋桑椹,毫不排贬货质,也毫不争论价钱。回家后,全家人围在茶几前品尝桑椹。我像得到了天堂的稀珍,儿子却连声说"不好吃"。我的情绪由亢奋转为低落,目光紧紧地注视着儿子的目光。时代不同,经历不同,感受也不会相同。我的目光中有指责,有理解,同时也有忧患。

  我亲切地品尝手中那一颗颗紫红的桑椹,酸酸的,甜甜的,酸的是往事,甜的是乡情。
〖2006-04-05〗